
发布时间:2021-08-04 09:06:28 来源:苏州卡沃奇品牌营销策划机构
品牌人格化时代
“魔性”是品牌人格化的核心玩法
在娱乐至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,逗逼为王、意义消解,当一切消费娱乐化,品牌便急需将自己人格化。
罗振宇曾说:“移动互联网时代,品牌是基于人格魅力带来的信任与爱,是品牌的去组织化和人格化。”
不说人话的品牌是没有未来的。不谈感情的品牌就是耍流氓,没有温度的品牌就是性冷淡。
吃碗牛肉,雕爷就像个北京爷们儿,陪你吹牛海聊;喝杯丧茶,一杯“呵呵哒”为自己的碌碌无为干杯;啜口小酒,江小白在那深情地说,陪你去走最远的路,是我最深的套路……
成功的品牌都会占据消费者心智,并拥有独一无二的人格化形象。
品牌人格化更容易与用户产生共鸣,满足人的感性需求。“拟人”后的品牌,可以快速建立起立体的品牌形象,让消费者多方位多角度的感受品牌的形象,理念和态度。
于是,我们要树立的一个理念就是,产品和服务都只是暂时的,品牌才是长久的,是企业留下的真正财富。人格化的有温度的品牌更受用户的喜爱。
而在这个过程中,“魔性”便是品牌塑造人格化的核心玩法。比如给90后小孩留下深刻印象的旺旺牛奶,通过“李子明长大了”、《I WANT 冻力实验室》系列魔性玩法打造了一个有趣又好玩的品牌形象,让一个传统国货老品牌重回年轻人心智C位。
再比如,去年9月腾讯发布的一支魔性招聘广告,魔性、无厘头的创意,一本正经的搞笑让人忍俊不禁。塑造了一个调皮、可爱的品牌人格形象,从性格、脾气到心情都打造得相当到位。
可以说,“魔性”已然成为时下品牌人格化的核心玩法。通过魔性营销把品牌塑造成一个有网感、有态度、有温情、有个性、有喜好的“人”,大家才愿意跟你交朋友。
“魔性”当道
品牌如何玩转魔性营销?
作为营销人的我们,要怎样才能更好地玩转魔性营销?如何才能通过更精准有效的营销策略获得Z世代的关注和喜爱?
想要牢牢抓住“Z世代”这个消费群体,营销方法除了要兼具娱乐性和社交性,还要充分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,比方说魔性营销。
魔性广告虽然洗脑,但你却发现不是很厌烦它,却还是越听越上头。这其中的原因其实非常值得推敲。
所有的魔性广告,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,广告里面各种鬼畜、复古元素的运用,再加上演员用那种略带浮夸的动作整个营造了一种喜剧的效果,让观众更能接受和受到感染。
再比如集清奇鬼畜与硬核魔性于一体的旺旺广告,李子明长大后那种跨越时间的“神同步”,感动又搞笑,魔性又怀旧,引网友纷纷围观转载。
获得一张年轻人的“情感地图”,相信是无数品牌梦寐以求的事,因为这意味着品牌可以找到一个柔软的沟通入口,找到撬动年轻人情绪的具体坐标,然后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入年轻人的心智。
对于作为“数字原生代”的年轻人而言,传统的说教很难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与心理共振,很难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,很难和他们一起构建生活和价值。
而魔性营销中大多有对经典、复古元素的运用、二次创作,正是击中消费者心智的关键。通过对各种经典、怀旧元素的魔性演绎、解构,抓住习惯于“沉湎过去”的年轻人。
比如今年年初天猫通过一支80年代复古风魔性MV《新年新年悄悄来临我有小秘密》产品为用户带去乐趣的同时,又深度链接消费者情感,把产品做成了有自发传播力的内容,寻找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网红打法。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